无图版
风格切换
帮助
Home首页
论坛首页
登录
注册
讨论区
推荐
搜索
社区服务
银行
用户名
热门版块:
175豆客CS作弊器交易中心
『 电脑技术支持 』
◆- ┈┋ 事 务 中 心 ┋┈
『网游外挂』
『特种部队』
〖 论坛公告 〗
love
wind
用户中心首页
编辑个人资料
查看个人资料
好友列表
用户权限查看
积分管理
积分转换
特殊组购买
收藏夹
我的主题
基本统计信息
到访IP统计
管理团队
管理统计
在线统计
会员排行
版块排行
帖子排行
个人首页
我的收藏
好友近况
≮ 闲 聊 广 场 ≯
光绪亲爹奕譞为何巧立名目修建颐和园
●论坛动态帖●
♀论坛新帖.新回复♀
◆- ┈┋ 事 务 中 心 ┋┈
【论坛在线聊天室】
论坛事务所
论坛广告宣传,免费加入VIP
◆- ≡ 论坛公告
〖 论坛公告 〗
〖公告〗加入VIP会员向本站汇款方法
购买175pt,豆客作弊器csol作弊器请于客服联系,QQ130119281
≡ 175豆客作弊器下载区
〖175豆客作弊器自由发布/技术讨论区〗
〖175豆客CS外挂软件和客户端下载〗
175豆客CS作弊器交易中心
[战地之王][反恐行动][特种部队][DOD胜利之日][BF2(战地2)][反恐起源]
『战地之王外挂』
『反恐行动外挂』
『特种部队』
新特种部队
『网游外挂』
『胜利之日』
『BF2(战地2)』
反恐起源CS.S
尊贵VIP下载区——客服QQ:130119281
〖 顶级作弊器下载区 〗
〖顶级作弊器/程序发布区〗
〖 用户脚本下载区 〗
〖 用户问题解答区 〗
≡ 作弊器研讨区
〖 作弊器开发研讨区 〗
┈┋站内事务┋┈ ≡
〖 站内事务 〗
┈┋ 休 闲 娱 乐 ┋┈
≮经典影视≯
≮ 极 限 贴 图 ≯
≮ 影 视 动 漫 ≯
≮ 闲 聊 广 场 ≯
≮ 音 乐 在 线 听,MP3下载,免费下载≯
-=电脑技术,软件发布=-
『 电脑技术支持 』
『 最新软件工具发布 』
【CS1.6175pt豆客平台专区】
【CS1.6175pt豆客平台专区】
aoe豆客v3.24作弊器豆客v3.24外挂豆客v3.23最新透视作弊器豆客v3.23最新透视外挂
175pt5.1.4.8作弊器175pt5.1.4.8外挂175pt5.1.4.7最新透视作弊器175pt5.1.4.7最新外挂
各类源码:辅助源码 软件源码 商业源码 VIP源码
普及信息技术、提升职业技能、学习安全攻防、卫我网络长城
热烈欢迎中国红客联盟华南分组加盟本站
承接软件开发、程序破解(包含基于VM技术加密的破解)、代码审核 源码出售
各种社工库源码的评析 想做库的一定来看看
万挂编程-国内最大的游戏辅助门户网站
逆向工程、协议分析、漏洞研究相关资料大全
华南红客帝国技术论坛和本站强强联合,提供顶级辅助下载
最全最新版本网游辅助点我下载
专业的编程论坛 国内最火爆的万挂编程C语言论坛
上一主题
下一主题
新 帖
复制链接
|
浏览器收藏
|
打印
天蝎飞鹰
175pt作弊器.豆客作弊器
级别: 总版主
作者资料
发送短消息
加为好友
UID:
7
精华:
0
发帖:
10484
威望:
121419 点
金钱:
121590 RMB
贡献值:
0 点
注册时间:
2008-08-23
最后登录:
2016-09-19
楼主
发表于: 2012-02-14 22:15
只看楼主
|
小
中
大
光绪亲爹奕譞为何巧立名目修建颐和园
光绪亲爹奕譞为何巧立名目修建颐和园
少年天子,抑郁寡欢
就在恭亲王奕䜣被逐出军机处、中法战争炮火连天的这一年,光绪皇帝虚岁十四岁了,表面看去,他面容清秀、身材单薄、沉默寡言,是个忧郁的大男孩儿。
光绪帝身高比同年龄的人矮小,而且十分瘦弱,这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,也受到后天营养不良的影响。据末代皇帝溥仪回忆,他小时候听太监说,光绪肩上的骨头瘦得突出了两个棱,太监们恭维说万岁爷不是瘦而是“肩担日月”,是当皇帝的“福相”。
光绪帝说话多少有点儿口吃,所以,总是沉默寡言,这主要是宫廷制度束缚的结果。每天清晨,光绪帝战战兢兢地来到慈禧的寝宫请安,然后到书房听师傅讲课,一天到晚说不上几句话,语言功能得不到充分的锻炼,一着急就结结巴巴。
光绪帝胆子很小,尤其害怕打雷,有时上课上到一半儿,窗外突然电闪雷鸣,他就一头扎入师傅翁同龢的怀中。后来光绪帝长大了,每逢打雷的时候,他就命令太监们一边敲锣打鼓,一边呐喊,以此掩盖雷声。
光绪帝虽然看上去很文弱,但脾气较为暴躁。他自小由太监抚养长大。太监照顾他的饮食起居,陪他做游戏,一时兴起,顾不上君臣礼节,说话未必句句注意,甚至利用皇帝口吃的弱点,反唇相讥,弄得小光绪哑口无言又无可奈何。但现在太监们不敢跟皇帝这样随便了,每当太监出言不逊的时候,光绪帝挥拳就打——别看太监敢跟光绪帝顶嘴,但不敢还手。另外,光绪帝一旦心情不好,往往会摔东西撒气,一次大怒,居然挥拳打向一个座钟,结果把座钟打坏了,自己的手也被刺破出血了。
不过,总的来说,师傅们评价光绪帝的综合素质要好于同治皇帝,虽然对光绪帝的教育也不乏波折,但他不时有令人惊喜的进步。比如,光绪三年(1877)冬,北方大旱,小光绪每天临睡前按师傅的教诲,在心中默默祷告,祈请上天降下瑞雪。腊月二十七的这天早晨,刚刚起床的光绪帝突然发现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花,他高兴极了,不料却因此惹来了一系列的不愉快。
先是光绪帝决定冒雪前往上课,太监担心皇帝受凉得病,一定要给他打伞,双方拉拉扯扯,闹得较为扫兴;再者这场雪到中午就停了,一共才下了一寸厚,光绪帝放学出门一看,院子里的雪又让太监给打扫干净了,因此十分伤心。在光绪帝看来,这是上天为我降下的瑞雪,你们凭什么给扫了呢?他生气地说:这些人真不懂我的心思,就像长沮、桀溺不理解孔子一样。这事儿记载在《翁同龢日记》里面,光绪自比孔子,把太监们比作不理解孔子的长沮、桀溺,既体现了帝王的身份,也能灵活运用古籍里的典故,还反映出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。这年光绪才七岁,京城士大夫传诵一时,认为他将来肯定是一位贤明的君主。
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,光绪帝从小就充满了好奇心,他一度对钟表产生了兴趣,拆坏了不少钟表。后来翁同龢一再劝告皇帝不要玩物丧志,并让太监藏起了很多钟表,光绪帝才罢休。随着一天天长大,他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。据说光绪帝学习很用功,即使临睡前也要背诵一段儿古代经典,不论走到哪儿,手里常常拿着一本书,没事儿就开卷阅读。慈禧愿意看戏,但光绪帝偏偏对此没什么兴趣,慈禧看得兴致勃勃,转头一看,光绪帝正手捧书本,用心地阅读着,文化水平不高的慈禧也赞叹不已。
十余年间,光绪帝在宫中读了很多书,从“四书五经”入手,涉猎《史记》等古代史学作品,还有祖宗的“实录”、“圣训”,记述本朝历史的《圣武记》、《东华录》,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《海国图志》等等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还读了《皇朝经世文编》等政论类的作品和西方的汉译本著作,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、价值观,知识储备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。
虽然对帝王的教育缺少考试这个环节,不过十四岁的光绪帝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当时中法战争战局紧张,考虑到光绪帝毕竟不是孩子了,所以,翁同龢授课时也谈一些时政。为了给日后执政打基础,慈禧太后有时也会让光绪帝看一些奏折。光绪帝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,他的书房里挂上了巨幅的越南地图,每时每刻关注着前线的局势。
据《翁同龢日记》记载,初期清政府在“和”、“战”之间游移不定,光绪帝明确表示出主战的立场;当法国侵略者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,光绪帝认为应该坚定地拒绝;当战局进展不利的时候,光绪帝忧心如焚;当得知中国军队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时,光绪帝兴奋得不得了。由此反映出少年光绪不甘沉沦,要重振王朝雄风的大志向。面对国势衰颓的局面,朝野人士纷纷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的亲政上,因为清朝是爱新觉罗的天下,太后垂帘仅是个过渡。现在光绪帝已经成长起来,慈禧难道会永远把持政权不放吗?
起用奕譞,壮大后党
此时的光绪帝十四岁了,这是个重要的年龄。在清朝历史上,顺治皇帝六岁登基,十四岁亲政;康熙皇帝八岁登基,也是十四岁亲政。所以,光绪皇帝十四岁的年龄对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构成了挑战,慈禧向光绪移交政权的问题因此突显出来了。但此时满朝大臣无一人敢提这事儿,大家等着慈禧“自觉”归政。所有人都心知肚明,慈禧不可能不归政,但也不会很快归政,估计她要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会兑现诺言。
光绪皇帝亲政的阻力来自两个方面:一是慈禧对权力的贪欲,这是专制统治者的普遍心态,这些年来,慈禧已经习惯了一呼百诺的威风和群臣的欢呼——当然,慈禧也知道自己是代替小皇帝暂时行使皇权,她主宰国家命运带有“过渡性”和“权宜性”,她的心态是拖一天算一天;再则,实事求是地说,不光慈禧不愿归政,朝臣中那些既得利益者,也就是垂帘听政的拥护者,他们也害怕光绪主政后国家权力格局出现调整,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权势地位。这些人构成了慈禧垂帘听政的“群众基础”,被称为“后党”。
就在光绪帝十四岁这年,后党势力得到了壮大。这一方面由于恭亲王奕䜣被清洗,朝廷中已不存在能对慈禧制衡的势力;另一方面,慈禧将醇亲王奕譞提升到最高统治集团中来,这使得后党集团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。在奕䜣被撤去一切职务的第二天,慈禧发布懿旨:“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,着会同醇亲王奕譞商办。”实际上就是让奕譞主持军机处。由于奕譞是皇帝的生父,为了照顾他的面子,所以才没有正式任命为军机大臣。
读者可能奇怪,奕譞作为皇帝的父亲,应该是“帝党”才对呀,他主持军机处怎么会有利于后党呢?
原来,自打儿子被慈禧要去当了皇帝,奕就深知自己处境的危险。按一般的理解,儿子当了皇帝,父亲不就是“太上皇”了吗?他已经具备了危及慈禧独裁统治的可能性,能不成为慈禧的眼中钉?奕譞是慈禧的小叔子兼妹夫,深知这位嫂子兼大姨姐六亲不认、心狠手辣的作风。从一件小事儿就可见一斑:奕譞的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,一次顶撞了慈禧,慈禧居然想出这样一个办法报复妹妹——赏给妹夫一个貌美的宫女做妾。因为是皇太后赏的,奕譞
不能不要,奕譞福晋的心情可想而知。这就是慈禧的风格,她有一句“名言”——谁让我一时不痛快,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!
姨太太进门,算是侧福晋,专跟福晋作对。自己的妹妹从此没有好日子过,慈禧称心了。按说奕因此走了“桃花运”,是件美事儿,其实不然。这位姨太太因为有太后的背景,醇王府上下都对她高看一眼,加上她时常进宫打小报告,奕譞即使在家门之内也不敢说一句真话了。他自号“退潜居士”,命名自己的书房为“退省斋”,写了很多谦抑退让、感恩不忘的条幅,挂在自己的房间里。他既担心自己的命运,也忧虑儿子的前途,活得战战兢兢。
自打光绪进宫为帝,转眼已经十年了。此间奕譞以全部精力讨好慈禧,他先是急流勇退,不过问大清国的政治,以此表明毫无野心;再则不失时机地给慈禧抬轿子、戴高帽,哄嫂子高兴。正是看准了奕譞的这一弱点,慈禧在清洗了恭亲王奕䜣之后,搬出已成“惊弓之鸟”的醇亲王奕譞,让他主持军机处。可见,奕譞的复出意味着慈禧后党势力的加强,而且,奕譞毕竟是皇帝的生父,他带头给慈禧捧场,效果是任何人都不能发挥的。比如在慈禧向光绪归政的问题上,朝臣夹在太后和皇帝之间不好表态,既想支持慈禧继续垂帘,又怕得罪了光绪皇帝,而奕譞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。只要奕譞第一个发出反对归政的声音,后党集团立即就会有赞成的声浪,这样一来,慈禧继续把持国家政权就顺理成章了。
自导闹剧,继续掌权
这一天终于到来了。
光绪十二年六月初十日,公历是188 年7月11日,清晨,慈禧太后召见了奕譞以及军机大臣等。她首先表扬了光绪帝学业的进步,说皇帝今年十六岁了,十余年来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,表现是积极的,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,近来披阅章奏,论断古今,能够剖决是非,权衡允当。然后她话锋一转,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——于明年正月撤帘归政,让光绪皇帝掌握国家政权。
慈禧太后的表态立即使奕譞成了热锅上的蚂蚁。按照人之常情,奕譞何尝不愿意儿子早日亲裁大政,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,但他知道政治的险恶和宫廷里面的言不由衷,自己稍有不慎,将祸患无穷。所以,他立即表示:完全赞同皇太后对皇帝学习成绩的肯定,但国家政务千头万绪,皇帝的学业正处在关键时刻,如果能缓两年归政,皇帝在学业上会获得更大的收获,将来执掌政权,才能够更好地贯彻太后的意志,那将是大清国臣民的幸运。有了奕譞的带头,后党人士自然起劲儿鼓噪,一时要求慈禧继续掌权的呼声越来越高。不料慈禧不予理睬,根据《清德宗实录》记载,她下发懿旨,宣布:惟念垂帘之举,本属一时权宜。皇帝继统御极,仰承穆宗毅皇帝付托之重,当此典学有成,正宜与内外臣工勤求治理,宏济艰难,自应钦遵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懿旨,即
行亲政,以慰深宫期望之意。
慈禧命令钦天监在明年正月内选择良辰吉日,举行亲政大典,然后结束了召见,在李莲英等太监的簇拥下,头也不回地退朝了。王公大臣面面相觑,不知慈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奕譞一时没了主意,退至朝房,大家一起商量,决定再次请求慈禧继续掌权。为了让慈禧顺从“民意”,必须营造更大的声势。当然,在慈禧继续执政这个大前提下,王公大臣也有分歧:有人主张将慈禧归政的年限推迟到四年后——光绪皇帝二十岁的时候;有人主张慈禧明年就归政,然后以“训政”的方式执掌国家政权。所谓“训政”就是光绪帝按照慈禧的训导执政。其实,这两个方案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慈禧掌握政权,实质是一样的。
蒙古王爷伯彦讷谟祜主张推迟归政。这位僧格林沁的后代已经没有了父辈的骁勇,他上了一个满纸谄媚之词的奏折,首先回顾了慈禧皇太后对国家的“杰出贡献”以及执政期间忙得吃不上饭、睡不好觉的辛苦,因此,他说他做梦都希望皇太后能够从紧张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,颐养天年,过几天舒心的日子。但话锋一转,他又振振有词地列举了慈禧必须推迟归政的三点理由:其一,皇上聪明异常,过目成诵,六经诸史,早在好几年前就能说出大概,但书山有路,学海无涯,皇上还是应该趁着年轻,再扎扎实实读几年书。
其二,治理天下每天都要看奏折,皇上近年进步很大,能够一目了然,但中国太大了,头绪太杂了,往大了说有军事、农业、礼乐制度,往小了说有盐法、关税、治河、漕运,要都搞明白也不容易,所以,还得学习。
其三,皇上汉语很好,满语也不错,听说读写样样精通,但在满汉语言的互译方面还没有十分精熟,还有深入钻研的必要。
总之,这篇奏折希望慈禧再鼓足干劲儿,辛苦几年,“俟一二年后,圣学大成,春秋鼎盛,从容授政”。而奕譞则希望皇太后训政,也上奏折表明了自己的意见。
这场闹剧中的重要角色——光绪皇帝尚未表态,这实在令慈禧尴尬。为此翁同龢一再劝说,光绪则表现出了固执的一面。后来见师傅跪地哀求,他才不得不违心地跟慈禧客气,希望亲爸爸继续执政,他担不起大清国元首这份重担。慈禧的面子得到了满足,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她依然下发懿旨,宣布:
垂帘之举,出于万不得已,十余年来深宫训导,欣见皇帝典学有成,特命于明年正月内举行亲政典礼,审慎宣纶,权衡至当,不容再有游移……该王大臣等所请训政数年及暂缓归政之处,均毋庸议。
国家值此时艰,饬纪整纲,百废待举。皇帝初亲大政,决疑定策,实不能不遇事提撕,期臻周妥。既据该王大臣等再三沥恳,何敢固持一己守经之义,致违天下众论之公?勉允所请,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。
可见,慈禧利用以奕譞为首的朝廷大臣提供的台阶,最终选择了“训政”这种形式,以此继续把持国家政权,这是慈禧的高明之处。古语道:人无信不立,既然承诺皇帝成人就归还政权,如果自食其言,难免蒙受信誉上的损失;相反,改换一个“训政”的名目,不仅容易掩人耳目,而且时间可长可短。在这种体制之下,慈禧操纵光绪帝,支配国家政权,跟原来的垂帘听政相比,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。
营建名园,煞费苦心
经过一番言不由衷的“恳请”和“辞让”,终于确定了今后的权力格局——慈禧以“训政”的方式继续把持政权。当然,光绪帝毕竟是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”,随着慈禧一天天衰老,国家政权无疑最终属于年轻的光绪帝,只是由于慈禧的存在,光绪帝登顶权力巅峰的过程会漫长和坎坷一些。
跟年轻气盛的光绪帝不同,醇亲王奕譞看得更深远些。为了使儿子能顺利地走完漫长、坎坷的“登顶”之路,他煞费苦心,以儿子的名义备办了一份“厚礼”,献给了慈禧太后。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呢?
奕深知慈禧多年来有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——搬出紫禁城,住到湖光山色的园林中去。紫禁城建于明朝,建筑压抑单调,里面清规戒律繁多,清朝皇帝大多不愿意生活在其中。所以,从康熙开始,在热河营建了避暑山庄,在北京西郊营建了“三山五园”。雍正、乾隆等君主除了冬天和举行典礼以外,基本住在园中。然而,自打同治以来,园居生活成了清皇室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,因为避暑山庄不仅遥远,而且是咸丰帝驾崩的伤心地;三山五园又惨遭英法联军的破坏,满目疮痍、触目惊心。
慈禧早年在圆明园中跟咸丰帝有过一段短暂但刻骨铭心的爱情生活,爱情的结晶就是同治皇帝,慈禧因此改变了命运。出于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舒适生活的向往,修复圆明园就成了她魂牵梦绕的理想。为此她曾在同治末年大力推动修复圆明园的计划,但遭到满朝大臣的一致反对,理由十分简单——没钱。据估算,修复的经费至少需要两千万两白银。经过太平天国战争的打击,国家百废待兴,用钱的地方很多,统治者自己先修一座园林,社会影响肯定不好,所以,慈禧不得不压抑起强烈的欲望,仍在紫禁城中“蜗居”。
光绪帝不开窍,但他爸爸奕看出了这一点,而且,这不光是为了讨慈禧的欢心,园子建成后慈禧在那里游山玩水,也免得在紫禁城中指手画脚,光绪执政或许能顺利些。所以,奕
下决心给慈禧修一座园子。经过评估,选定了清漪园,这里有山有水,不大不小,不像圆明园那样显眼;而且,这原是乾隆皇帝为母亲做寿修建的,现在重建,从光绪孝敬慈禧的角度来说也算合情合理。至于建设经费,奕知道国家财政依然窘迫,一旦开工又会惹来一片批评,为此,他想出了一个偷梁换柱的办法。原来,在刚刚结束的中法战争中,陆战打得还算差强人意,海战则一败涂地,为此,奕建议加大海军建设的力度。慈禧采纳了这一建议,设立了“总理海军事务衙门”,由奕譞负责。 光绪十二年八月,奕譞上奏慈禧,要选派北京的八旗子弟操练水战。在哪儿操练呢?奕说,清漪园中万寿山下的昆明湖水面辽阔,再合适不过了,而且,一旦训练出眉目,就请太后和皇帝前往检阅, 为此,他还要修复清漪园的一些建筑。慈禧心领神会,立即批准了奕譞的建议。
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午时,即公元1887年1月8日正午,在昆明湖畔举行了“水操内学堂”的“开学典礼”,一共六十名中国未来的“海军人才”向孔子像行跪拜礼,然后向教师行礼。典礼草草结束,官员们立即赶往万寿山下,举行排云殿的供梁仪式,重建正式启幕。工程由海军衙门一手包办,不用国库拨款,所以一开始大家并不知晓。随着工程规模超过了海军建设的需要,群臣也明白了此举的真实用意,随即发出了反对的声音。根据《清德宗实录》记载,慈禧特意下发懿旨,做出三点解释:
第一,工程在乾隆年间的基础上进行,并非新建,而且款项出自“节省羡余”,不用国库拨款;第二,外间传闻修复圆明园是没有根据的,别说国家没钱,即使将来“民康物阜,四海乂安”,也不修圆明园,因为她追求节俭,各级官员也要力戒浮华;第三,此举是皇帝的孝心,她不忍过于拒绝。慈禧说得振振有词,加上其独裁地位已经确立,群臣大多缄口不语,没掀起大的波澜。
其实,光绪帝对万寿山工程十分矛盾,他不愿意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浪费大笔金钱,更不愿言不由衷地讨好皇太后,但碍于生父的一片苦心,再则想到慈禧搬出紫禁城,也油然而生一种“当家做主”的冲动,于是,按师傅翁同龢的指点,为这座即将竣工的园林题写了匾额——“颐和园”,作为厚礼献给了慈禧。慈禧笑得合不拢嘴,告诉皇帝要“勤政典学,克己爱民”,把大清国治理得蒸蒸日上,那才是最好的礼物和最大的孝心。
附带指出,据戚其章先生研究,重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合计八百六十万两白银,这差不多可以再建一支北洋舰队。奕譞自知理亏,所以重建较为低调,没有修复万寿山后山的建筑,面积也较乾隆年间的清漪园稍有缩减,重新调整了一些景点的布局。虽然此次重建规模不及乾隆年间,但后人一致评价颐和园的布局要好于清漪园,造园水平甚至能超过圆明园的某些景点。经东宫门进入颐和园,先是两重四合院似的建筑群,核心为仁寿殿,虽不乏皇家气派,但终究比不上紫禁城的恢弘壮丽。然而,从仁寿殿西南角绕过假山前行几十步,放眼望去,顿觉豁然开朗,只见碧波万顷的昆明湖、绿树葱茏的万寿山、巍峨庄严的佛香阁以及数不清的亭台楼阁点缀出了一个人间仙境!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“世界文化遗产”、最美的皇家园林——颐和园。
掩人耳目,亲政大典
就在颐和园工程起步之际,光绪皇帝的“亲政大典”也在紧张地谋划着。光绪十二年初冬,慈禧批准了“训政细则”,其实就是比照垂帘听政的章程稍加删改而已,在礼节方面基本未作改动。考虑到垂帘听政已经结束,决定撤去慈禧面前的半透明纱帘,但换上一面半透明的纱屏。可见“训政”跟“垂帘听政”比较起来,本质上换汤不换药。
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,公历是1887年2月7日,光绪皇帝的“亲政大典”如期举行。半夜时分翁同龢起身开门一看,只见一轮明月如同金盆一样悬挂在一尘不染的天际,将月光洒向万籁俱寂的北京城。晚冬的夜空虽不温暖但没有一丝寒风,他在日记中赞叹说,这是几年未见的好天气,他要前往紫禁城,参加皇帝的亲政大典。
翁同龢进入紫禁城的时候虽是半夜,但里面灯火通明,人们身着盛装,表情严肃又充满了喜气。凌晨四点,光绪帝前往大高殿、寿皇殿,向祖宗画像行三跪九叩大礼。经过一番庄严又烦琐的礼仪,光绪帝圆满完成了使命,当他回宫的时候,东方已经现出了鱼肚白。
清晨八点刚过,光绪帝乘大驾从隆宗门而来,在永康左门下轿,由亲王重臣簇拥走到慈宁门,向西而立。这时乐队高奏《豫平章》,慈禧太后在乐曲中升座。光绪帝率重臣走到拜垫前站好,丹陛大乐奏响《益平章》,赞礼官高喊“跪拜”,光绪帝率王公大臣向慈禧三跪九叩。与此同时,跪拜声传至午门外,齐集在那里的三品以下官员同时行礼。礼毕,光绪帝率百官站立,目送慈禧离座回宫,然后率重臣前往太和殿。此时旌旗招展,乐曲大作,看着身穿皇帝礼服的光绪走向宝座,翁同龢激动得热泪盈眶,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道:“天颜甚精采也!”
其实,无论是翁同龢,还是光绪帝,心情都是复杂的,至少应该是喜忧参半。他们乐观地幻想着未来的美好前景,但就眼前来说,光绪并未获得与他身份相配的皇权。这场所谓的“亲政大典”不过是慈禧继续把持国家政权的幌子而已。
慈禧甚至表示:皇帝亲政之始,即使稍有疏忽,也可以宽容理解,为此满汉大臣均有辅助之责;至于学无止境,本可以边干边学;最后宣布按照钦天监所拟良辰吉日,于明年正月十五日卯时举行皇帝亲政大典。
虽然慈禧做出了这样“坚决”和“开明”的姿态,但熟悉中国专制政治的人都知道,慈禧这是言不由衷,所以,反对归政的呼声并未因此平息。醇亲王奕譞“重申愚悃”,礼亲王世铎一再“沥诚吁恳”,很多人上疏请愿,一时声势浩大。慈禧见火候差不多了,才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,扭扭捏捏地宣布。
这款作弊器希望大家好好用!不要乱给别人。自己用的时候藏好。别叫人给你分享了。呵呵~学作弊就注册VIP会员~精彩多多~爆头多多~装比多多~呵呵回复以后转到第1页可看到作弊器文件~不是VIP的请注册后便可以下载到你期待以久的作弊器了。祝你们玩的开心。
更多更全的作弊器请访问http://www.dcoosxecd.com 作弊器为200元终身,客服QQ:130119281 QQ361639639 QQ 493889523 QQ 626681522 QQ 3159466328 也可以来电话和信息和本人联系:18708222829 )
汇款地址:
①汇款金额:200.XX元
②收款人中国工商银行牡丹灵通卡号码(19位数字)
9558 8223 0700 0382512
③收款人姓名:刘宇航
①中国农业银行金穗通宝卡(19位数字):
9559 9841 1270 1095416
②收款人姓名:刘宇航
作弊器随反作弊软件更新而更新,反作弊软件更新后最迟1-2天发布最新作弊器,您可以随时来下载,让你体验最快最强的作弊效果
顶端
回复
引用
分享
上一主题
下一主题
≮ 闲 聊 广 场 ≯